2024-03-21

Pause (接收與反應之間)

一個人智慧有多少,就視乎他接收訊息與作出反應之間的距離。

當朋友和你說,她老公如何如何虐待她,你會否立即叫她離婚?還是會先問清楚事情發生的經過,甚至認為要先聽取他老公那個版本的故事,才決定幫你的朋友?

當另一部門投訴你的下屬時,你會否立即想裁掉你的下屬,還是會先聽取下屬的解釋?就算真的是下屬犯錯,你會否想想是不是流程或激勵本身的錯?

當別人稱讚你的能力與成就時,你會否沾沾自喜?還是會先想想這個人的意圖?也想想背後團隊的功勞?

別的家長投訴你的孩子頑皮,你會否立即打罵他?別的小朋友進入了名校或贏得比賽,你會否立即拿來與自己的孩子比較?同事升職或花紅比自己多,你會否忿忿不平?前面那輛車遲遲不開動,你會否立即響銨?看見美女,你會否立即過去搭訕?社交媒體彈出來的推文,你會否立即點擊來看?

智慧,就是接收與反應之間的距離。那一秒鐘的停頓,足夠讓我們反省,足夠讓我們慈悲,足夠讓我們謙卑。隨著年紀增加,就算再烈性子的人,都開始會有一點停頓,漸漸變得有智慧。

智慧就是神。人停止的那點,就是神開始的那點。在接收與反應之間的停頓中,智慧湧現,平安湧現,神湧現。

2024-02-19

Politics (論政治)

要做醫生,先要讀醫;要做司機,也要考牌。世上唯有從政,可以完全沒有受過訓練就上任。其實從政應該如何入手呢?回看上世紀的政治人物,不少都受過深厚的哲學訓練,那是因為哲學一般分為形而上學、自然哲學、倫理學以及政治哲學。其中政治哲學研究的,正是政府的形式、權力的分配、革命的基礎等。美國的開國領袖不少便是美國哲學學會的會士,如喬治.華盛頓約翰.亞當斯湯瑪斯.傑佛遜等。當中《獨立宣言》的作者湯瑪斯.傑佛遜正是研讀了不少政治哲學家的著作,並受洛克孟德斯鳩的影響,才有後來的成就。毛澤東主席亦曾成立新民學會,研究馬克思主義等新思想,會員不少是楊懷中(昌濟)先生的學生。楊懷中本身就是一位哲學家,留學日本與英國,主修專修哲學、倫理學。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要好好管治一個地方,並不需要反覆辯論,更不用以人民作犧牲去反覆試驗,而只需要向前人取經,再因時制宜地套用便成。

那麼要學政治哲學,應該如何入手呢?我會推薦艾倫.萊恩(Alan Ryan)的《論政治》(On Politics)。艾倫.萊恩曾於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等學府任政治學元老級教授,亦是現代自由主義的權威。他有感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西方哲學史》嬉笑怒罵、通俗易懂,於是決心寫一本政治思想史。結果他耗費了三十年時間才寫成這本《論政治》。他由古希臘時的政治爭議開始,一直寫到今天的恐怖主義與環保議題,重點介紹歷代的思想家、他們的作品、寫作的背景以及後世的評論,讀來趣味盎然,且釐清了不少人們對這些思想家與作品的誤解,也提出了為何那些理論在今天再不適用或需要修改的原因。

其中,我覺得由古典時期轉入現代時期的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霍布斯(Thomas Hobbes),特別是霍布斯,讓我得到不少啟發。霍布斯的《利維坦》(或《巨靈論》;Leviathan)指出人類的動機不外乎欲望、恐懼與虛榮,而虛榮是人類社會災難的源頭。所謂「利維坦」,就是聖經中的海獸(「鱷魚」;約40:25):「牠卑視所有的巨獸,牠在『猛獸』(高傲的兒女)中稱王。(約41:26)簡單來說,牠是虛榮的人們的主人。而不斷地和別人比較,就是虛榮的行為,亦是社會由治入亂的主因。霍布斯認為只有專制的政府才能針對這人性的弱點來締造和平的社會。自由與資本主義的禍害之一正是貧富懸殊,產生人民的怨恨,而不少國家的確因而走向了專制,好能維持社會的穩定。霍布斯為此提供了理論的基礎。然而,《利維坦》只是討論的開始。在它之後,有不少哲學家便針對《利維坦》提出了不同的修訂,才成為現代不少國家的建國藍圖。

儘管《論政治》是歷代智者的摘要,卻已是千頁鉅著,可見人類在這二千五百多年付出了多少心血在這個領域。若我們只需要花幾個月,便能借鑑歷代先賢,特別是立志又或已然從政的朋友,那又怎能不讀讀這書呢?順帶一提,書中有提到中央銀行對國家穩定與安全的重要作用,因此除了政治哲學,相信今天從政也不能不對宏觀經濟學有一定的瞭解。

2024-02-08

Authentic (真.活)

讀到了聖若望保祿二世的一段演講,我覺得很感動,原文如下:

It is Jesus whom you seek when you dream of happiness; he is the one who awaits you when nothing that you find satisfies you; he is the beauty which attracts you so much; he is the one who moves you to that thirst for the root of things which does not let you stay trapped in conformism; it is he who gives you the impulse to set aside masks which make for a false life; it is he who reads in your hearts the most authentic decisions that others try to stifle. It is Jesus who spurs you to want to make your life something more authentic than others would wish. It is Jesus who urges you to want to do something great in your life, the will to follow an ideal, the rejection of letting yourself be taken in by mediocrity, the courage to commit yourself with humility and perseverance to improving yourselves and society, making it more human and fraternal.

斗膽粗譯如下:

當你尋求夢想中的幸福時,你所尋求的其實是耶穌;當你發現一切都不能讓你滿意時,他就是那個在等待你的人;他就是那個萬般吸引著你的美;他是那個讓你對事物根源產生渴求的人,而不讓你陷入隨波逐流的泥淖中。是他激起你的衝動,讓你拋開面具,不再虛假地生活。正是他從你的心中讀出了別人試圖壓制的最真誠的決定。是耶穌激勵你去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比別人期望的更真實。是耶穌敦促你想在生活中做一些偉大的事情,擁有追求理想的意願,拒絕讓自己被平庸所欺騙,並有勇氣以謙卑和毅力致力於改善自己和社會,使它更有人性和友愛。

好一陣子沒有在這裏寫東西,是因為我進行另一個翻譯項目。這次對象是一本蘇菲派的經典《智慧珍寶》(The Bezels of Wisdom)。由於小弟只學了阿拉伯文的皮毛,加上內容是有關神秘主義的哲學,譯註起來非常燒腦。然而,至今譯出來的東西,我仍是覺得很美,很值得。希望有天能完成,與大家分享。如果你認識伊斯蘭或有興趣出版這類書的出版社,歡迎介紹,感謝!

2023-12-28

Republic(理想國)

我跟朋友說笑說:選舉日最適合讀柏拉圖的《理想國》(Republic)。柏拉圖為了找出最好的管治方式,用純理性的方法,推論出一些很有趣的結論,例如社會的人才無法充分利用,是因為父母總想子女成為律師、醫生等等高尚的職業,卻沒想過孩子可能最適合做藝術家或者運動員,因此更好的辦法,就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收歸國有,有國家篩選和訓練。這提議聽起來合情合理,亦符合教會說,孩子只是讓父母託管的概念。當然這樣的設計太過無情,難以落地執行。

柏拉圖亦提出了不同的政制,包括了君主政體、僭主政體、貴族政體、寡頭政體、民主政體和共和政體等。他的意思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領導,最好由受過教育、會理性思考的人去管理一個城邦,稱為「哲學王」(Philosopher King)。不過他也明白,事實上開國的領導都是透過武力建國的,因此國家早期的權力來自榮譽。隨著國家繁榮起來,富有的資產階級便開始掌握權力,社會資源都被操控在地主與貴族的手裏。由於階級的差異越來越大,貧富懸殊,就會衍生民主革命。民主導致「多數人暴政」(Tyranny of Majority),甚至無政府狀態,於是就出現了暴君,人民期望他們能止暴制亂。

柏拉圖在二千四百年前的這個推演,在歷史的洪流中不斷重複出現。《資治通鑑》裏的皇帝不是武功蓋世、智勇雙全,便是平民領袖、魅力非凡。然後一個一個的朝代最後都葬送在暴君、昏君的手裏。西方的拿破崙、希特拉等暴君的出現,都來自人民對共和政府的失望。

要尋找最好的政體,並不容易。一個地方會有不同的信念:保守主義者支持家長式的管治,自由主義者要求最少的干預,社會主義者要求對低下階層的保障,民族主義者要求尊重文化的差異等等。要大家求同存異,必須有大量的理性對話,要有培訓獨立思考能力的普及教育,也要有公開透明的傳媒監察,但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有要保護的東西。還記得李光耀先生在回憶錄裏說,他希望每個新加坡人都擁有房子,這樣大家才會希望搞好新加坡,保護新加坡。除了房子,就是孩子,亦即讓孩子得到教育與就業的機會。當人民有珍視的東西時,自然就會參與公共事務。不是每個人都會為了榮譽,而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當大家都關心公共事務時,就能夠篩選和考核領導者。每一份工作都有所需要的資格,做個職業司機都要考牌,無理由管治一個地方不需要接受相關的訓練與考核。得到一份工作之後,亦好應該有積效指標,就像企業員工一樣,定期評估。這裏最困難的就是訓練的內容。我覺得哲學思辨、政治思想史與宏觀經濟學是不能或缺的。今天從政的,不能連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誰都不知道,也應該學習以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去制定政策。

我一般不寫政治題目,但讀哲學和歷史無可避免地會思考和討論社群的福祉,所以也就隨意聊聊。然而,《理想國》中有一段著名的「地穴寓言」或「洞喻」(卷七),表面上說明教育的影響,但我總是覺得是在描述神秘經驗。那個真、善、美的理念和源頭不就是神嗎?而「靈魂轉向的技巧」不就是「皈依」嗎?

讓我們想象一個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長長通道通向外面,可讓和洞穴一樣寬的一路亮光照進來。有一些人從小就住在這洞穴裡,頭頸和腿腳都綁著,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只能向前看著洞穴後壁。讓我們再想象在他們背後遠處高些的地方有東西燃燒著發出火光。在火光和這些被囚禁者之間,在洞外上面有一條路。沿著路邊已築有一帶矮牆。矮牆的作用像傀儡戲演員在自己和觀眾之間設的一道屏障,他們把木偶舉到屏障上頭去表演。

你認為這些囚徒除了火光投射到他們對面洞壁上的陰影而外,他們還能看到自己的或同伴們的什麼呢?……你不認為,他們會斷定,他們在講自己所看到的陰影時是在講真物本身嗎?

如果真的發生如下的事情:其中有一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來,轉頭環視,走動,抬頭看望火光,你認為這時他會怎樣呢?他在做這些動作時會感覺痛苦的,並且,由於眼花繚亂,他無法看見那些他原來只看見其陰影的實物。如果有人告訴他,說他過去慣常看到的全然是虛假,如今他由於被扭向了比較真實的器物,比較地接近了實在,所見比較真實了,你認為他聽了這話會說些什麼呢?如果再有人把牆頭上過去的每一器物指給他看,並且逼他說出那是些什麼,你不認為,這時他會不知說什麼是好,並且認為他過去所看到的陰影比現在所看到的實物更真實嗎?

如果他被迫看火光本身,他的眼睛會感到痛苦,他會轉身走開,仍舊逃向那些他能夠看清而且確實認為比人家所指示的實物還更清楚更實在的影像的。

如果有人硬拉他走上一條陡峭崎嶇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穴見到了外面的陽光,不讓他中途退回去,他會覺得這樣被強迫著走很痛苦,並且感到惱火;當他來到陽光下時,他會覺得眼前金星亂蹦金蛇亂串,以致無法看見任何一個現在被稱為真實的事物的。

如果他又回到地穴中坐在他原來的位置上,你認為會怎麼樣呢?他由於突然地離開陽光走進地穴,他的眼睛不會因黑暗而變得什麼也看不見嗎?

如果有人趁這時就要他和那些始終禁錮在地穴中的人們較量一下「評價影像」,他不會遭到笑話嗎?人家不會說他到上面去走了一趟,回來眼睛就壞了,不會說甚至連起一個往上去的念頭都是不值得的嗎?要是把那個打算釋放他們並把他們帶到上面去的人逮住殺掉是可以的話,他們不會殺掉他嗎?

如果你把從地穴到上面世界並在上面看見東西的上升過程和靈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過程聯想起來,你就領會對了我的這一解釋了……在可知世界中最後看見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後看見的東西乃是「善的理念」。我們一旦看見了它,就必定能得出下述結論:它的確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確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見世界中創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決定性源泉……

於是這方面或許有一種「靈魂轉向的技巧」,即一種使靈魂儘可能容易儘可能有效地轉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靈魂中創造視力,而是肯定靈魂本身有視力,但認為它不能正確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該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設法努力促使它轉向。

 


 

2023-11-20

Sun (日落日出)

無論在哪裏,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嘗試睇日出和日落。短短幾分鐘,最能夠感受到神的存在。我們當然可以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這些自然現象,亦可以用哲學去辯論神的存在,但沒有任何學問比得上日出和日落,以及雲彩的顏色。我完全明白為什麼回教徒每天五次祈禱,即晨昏禮拜,就定在日出和日落的時間。

破曉:


日出:


朝陽:


日落:


晚霞:



2023-11-06

Scribe (古今抄寫員)

不同民族、不同時代都有抄寫員。反思這十年翻譯的時光,確信那是我前世的職業。


2023-10-19

Tribe (胡人)

個多月沒寫,是因為我在做一個小研究。緣起三年前,由於自覺無書想讀,於是決心讀一讀《資治通鑑》,以為可以十年不再選書。怎料三年後,已漸漸進入尾聲,中國又四分五裂,淪為地獄。讀史三年,先分享一點體會。

首先,中國歷史只有兩個時期:治世和亂世。治世一般很短,漢文景之治,前後三十九年;唐貞觀之治,廿二年、開元之治,廿九年。亂世則很長,五胡亂華,前後一百三十五年;五代十國,七十二年。中國人不太可能一生都在治世(也許康雍乾是唯一例外),但絕對會一生都在亂世。治世的一年,有時只有一、兩條紀錄,也就是無事發生。偶爾紀錄了君臣討論政策,也不會特別有趣,最多就是溏心風暴式的爭產戲碼。亂世則往往風起雲湧,英豪輩出,屍橫遍野,幾天都讀不完一年的紀錄。

亂世有多亂?查一查人口的減少便明白。唐開國時人口約七百萬,貞觀時翻了一倍,到一千六百萬,開元時接近五千萬,安史之亂前應接近八千萬,平亂後回落到一千七百萬。這是什麼意思?就是短短五年之間(755-760 AD),死了六千三百萬人。別說要殺六千三百萬人,殺六千三百萬隻雞也要花不少時間吧?這就是所謂亂世的人間地獄。

當時,郭子儀建議廣平王李豫(即後來的唐代宗)向回紇借兵收復長安、洛陽兩都,開出了一個條件:「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資治通鑑,220卷)結果在收回洛陽後,回紇縱兵大肆姦淫擄掠,直到「父老請率羅錦萬匹以賂回紇,回紇乃止」。數年後史思明再叛,佔領洛陽,唐又請回紇幫忙收復,但這次「回紇入東京,肆行殺略,死者萬計,火累旬不滅。」(222卷)同時,著名的睢陽城被圍,城中糧盡,守將張巡、許遠等用茶葉、紙張充飢,「茶紙既盡,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又盡,張巡出愛妾,殺以食士,遠亦殺其奴;然後括城中婦人食之;既盡,繼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餘才四百人。220卷一個大城互相吞食,最後只剩四百人。這就是那六千三百萬人的命運。人食人很恐怖?那你便不適合繼續讀下去了。之後的五代十國,天天挖心剮肉互相吞食,動不動腰斬將士、屠滅全族,各式酷刑比《恐懼鬥室》還變態。故此,我經常和朋友說,我們有幸在戰後繁榮的太平盛世過了半生,已是極為幸運,絕對要感恩。

歷史除了很暴力,也很黃。皇帝淫亂,姦污自己下屬的妻子甚至自己的兒媳,可算是家常便飯;皇帝姦污自己母后亦時有所聞。但其中更有著名的北齊胡皇后,瞞著皇帝和下屬私通,淫亂宮闈;到做了胡太后,又把和尚偷運入宮淫亂,直到皇帝以為那些和尚是尼姑,想姦污他們時才發現。到北齊亡國,胡太后竟帶同兒媳穆皇后打著「前皇后」的招牌開妓院,可謂嘆為觀止。因此,歷史就和聖經一樣,有不少章節必需用膠袋封好,標籤成「十八禁」。

好了,那我的小研究是什麼呢?就是像剛才提到的回紇那些外族,亦即所謂胡人的歷史。讀了幾年歷史,打破了兩個很大的錯覺,一、這並不是「中國」的歷史,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叫「中國」,這些只是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二、這不是漢人的歷史,因為這塊土地上還有另外兩個很大的民族,即「阿爾泰民族」和「藏緬語族」。

「阿爾泰民族」是個假設,指來自草原的原始蒙古、原始突厥和通古斯族。他們互相結盟、互相統治、互相通婚,有著相似的語言、文化、信仰等等。至於同在這塊土地上的藏緬語族,主要來自古羌族。這幾個民族大大影響了這塊今天叫「中國」的土地的歷史。下圖是我繪製的傳承圖,可點擊放大。當中有不少地方仍有學者在爭議,我姑且把最多人相信的關係列出來。要知道,這些外族經常通婚,又到全歐亞姦淫擄掠,今天已不能簡單地用基因去鑒定種族了。


漢朝時,匈奴雄霸大草原。當時不少外族都在他們治下,包括了在東邊的東胡。後來漢朝傾盡全力才將他們趕走,王昭君、蘇武、衛青、霍去病、李廣等著名故事都來自匈奴。

東胡就是來自原始蒙古和原始突厥的後裔。在東胡併入匈奴後,分裂成烏桓和鮮卑。烏桓後來被曹操滅了,但鮮卑卻繼匈奴成為北方的霸主。鮮卑有兩大部,即慕容與拓跋,在南北朝時分別成立了五胡十六國中的四個燕國與三個魏國(北魏前身是代國),另一部乞伏氏則建立西秦。「拓跋」另一支音譯成了「禿髮」,成立了南涼。由於仰慕漢文化,魏王拓跋取了「元」為漢姓,所以北魏又叫元魏。鮮卑另一支宇文部後來篡位,成立了西魏,這個宇文部,與族和後來的契丹,有著同一個源頭,都是鮮卑的一支。

五胡十六國時,匈奴雖已沒落,但仍有鐵弗部的赫連氏,建立了胡夏;也有被漢賜姓劉的一支,建立了漢趙;亦有盧水胡的沮渠氏建立了北涼。匈奴南部有個分支,叫,姓石,建立了後趙。唐末大名鼎鼎的沙陀人,就是來自這一支。

西邊另有藏緬語族的一支,叫古羌族,演變成和後來的党項。曾經一統北朝的前秦苻堅,正是氐人。其他如成漢、後涼、仇池等都是氐族的國家。叛前秦並建立後秦的姚萇則是羌人。他們其實都是古羌族的後人。

匈奴、鮮卑、羯、羌、氐就是所謂「五胡亂華」中的五胡。除了氐人秦王苻堅外,最強大便是鮮卑族。

就在五胡鬥得難分難解時,東胡有另一支叫柔然,開始接管草原。於是,本來臣服於匈奴的丁零改成了臣服柔然。丁零又叫高車,後來分裂成突厥敕勒。突厥漸漸強大,柔然卻因為和鮮卑纏鬥而衰弱,結果突厥打敗了柔然獨立並控制了草原。就如漢的大敵是匈奴,後來唐的大敵就是突厥,在玄武門之變後,突厥更去到離長安四十里,差點滅掉唐朝。柔然後來到了歐洲,成了波希米亞人。

敕勒又名鐵勅或鐵勒,在南北朝時建立了翟魏,在唐時是強大的薛延陀汗國,而在晚唐便是在安史之亂時大掠洛陽的回鶻或回紇了。有趣的是,回紇打敗的安祿山與史思明是粟特人,亦即突厥的一支。換句話說,他們全是丁零或高車族人,源自原始突厥。回紇在元時演變成畏兀兒,也就是今天的維吾爾族人。突厥的一支則西遷,混合了很多其他的民族,成了土耳其人。

東胡宇文部衍生出的契丹,後來建立了遼國,皇族都姓耶律或蕭(所以喬峰叫蕭峰)。而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的後晉石敬瑭,則是沙陀人,也就是匈奴族裏的羯人。除了後晉,後唐被賜姓李的朱邪氏,以及後漢和北漢的劉氏,全都是沙陀人。如果說北朝最強的是鮮卑,那五代最強的便是沙陀了。

至此,阿爾泰民族的第三支通古斯族開始進場了,他們就是靺鞨。當中,粟末靺鞨曾建立渤海國,但為遼所滅。黑水靺鞨則演變成女真,而女真的完顏氏建立了金。同時,在党項西邊建立了西夏。因此,宋朝面對的,其實仍是古老的東胡、通古斯和古羌族的後人。

東胡還有一支,叫室韋,其中一部叫蒙兀室韋。他們就是後來雄霸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的始祖。蒙古帝國分裂後,成了明朝時的韃靼瓦剌。在土木堡之變裏綁架明英宗的便是瓦剌。兩部後來都被女真人所立的後金所滅。後金,就是後來的滿清。

此外,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與母親都是鮮卑人,而在唐太宗時已有和尚法琳提出李氏是鮮卑拓跋之後,近代也有學者持此說,甚至有提出他們是丁零或高昌人。

這樣看來,所謂中國的歷史,又怎會是漢人的歷史?所謂中華民族又要怎樣定義?